近些年來,隨著清宮劇的不斷熱播,人們對於滿清皇族歷史,服飾,文化等也越來越熟悉。可能有細心的觀眾們已經發現了,在清宮劇中,各位娘娘們除了她們華麗的旗頭,精緻的寬旗袍,花盆底之外,還有一種東西是必備的,那就是她們脖子上那條長長的白色小布條?那這樣一條小布條究竟是有什麼用處呢?
這種小布條並不是每一個女性都能佩戴的,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有這樣一個鏡頭,甄嬛的妹妹玉嬈入宮之時穿著的僅僅是一件普通的斜襟漢服,這和一旁的甄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而易見的,這塊小白巾是代表了一定身份與地位的。
首先,我們先來瞭解一下這塊白色小布條的由來。
滿族人原本是遊牧民族,是來自北部大草原的,溫度相對較低。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如果脖子上不系點什麼,光溜溜的,想著都涼颼颼的。因此,滿人的衣服上都會有一個毛領來禦寒。
後來滿人入關了,在關內定居後,發現了一個問題,由於緯度原因,季風性氣候的中原四季分明,冬天還好說,要是酷熱的夏季也圍著厚厚的毛領,非得把人焐出痱子來不可。可是在那個年代,對於女子的約束是很嚴格的,縱使滿人生性豪爽,比較不在意繁文縟節,可也認為女性光著脖子是有傷風化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