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的作文世界里,一篇沒有一個文字,僅有三攤淚水的《傷心的事》,竟意外地收獲了老師給予的滿分。這看似不符合常規的評分,背后卻藏著豐富且深刻的內涵。
對于寫這篇作文的學生而言,淚水或許是他們當時最真實、最直接的情感表達。小學生的情感純粹而強烈,當遭遇傷心之事時,語言在洶涌的情緒面前往往顯得蒼白無力。
也許是寵物的離世,曾經朝夕相伴、給自己帶來無數歡樂的小伙伴突然消失,那份悲痛和不舍,讓孩子難以用文字去梳理和描述;又或許是和親密無間的朋友分別,去往不同的城市,面對未知的分離,心中滿是眷戀與難過,千言萬語最終都化作了奪眶而出的淚水。
從老師的角度來看,給出滿分是對學生情感真實性的尊重與認可。在作文評分標準中,「寫出真實情感」 是重要的一條。這篇作文雖無字,卻滿含真情,比那些堆砌華麗辭藻卻空洞無物的文章更能打動人心。
老師透過淚水,看到了學生內心深處的波瀾,理解了他們難以言說的傷痛。同時,這也是老師對學生獨特表達方式的鼓勵。并非所有的情感都要用文字呈現,繪畫、符號、淚水等都可以是表達的途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