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著名的「彭宇案」。
此案的被告彭宇,是一個26歲的年輕人,當年在一家電信公司工作。原告徐老太太是一個64歲的退休職工。
當年的媒體,將彭宇報道成了身世坎坷的無辜好心人。因為彭宇當時不僅扶起了老人,還跟對方的家人一起,及時將老人送到了醫院,并主動給對方墊付200元。
可是,老人不僅不感謝,還說彭宇就是撞人的「元兇」,要求對方支付所有的醫藥費和精神損失費等幾十萬元。
后來,一篇題為《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扶》的新聞報道,更是將「扶不扶」,演變成了一場關乎道德和義務的「持久戰」,成了許多國人的「心靈拷問」。ADVERTISEMENT
當年的真相是什麼?這個案子又是如何判決的?到底誰才是受害者?
「彭宇案」事件還原
讓我們把鏡頭切換到2006年11月20日上午九點三十分左右,南京水西門廣場的公交站。
那天,住在南京的64歲的退休職工徐壽蘭,一手提著保溫桶,一手拿著手袋,悠閑地從侄女家離開,準備去83路公交車站乘坐公家車回家。
因為不趕時間,她走得不緊不慢。到達公交車站后,看到車還沒來,她就安靜地在站台等候。
大概9點30分鐘,有兩輛83路公交車,從前方晃晃悠悠地同時進站。徐壽蘭看到后,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幾步。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