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劇市場上,有兩字分量最重,那就是央視。
原因無他,上星央視的國產劇都是精品佳作,所以央視也就成了觀眾心中的「好劇集中營」。
而要說央視最拿手的題材,無疑是歷史劇。
從《跨過鴨綠江》到《覺醒年代》《大決戰》再到《問蒼茫》,央視拿出的歷史劇從未失手。
而眼下臨近年末,央視又拿出了一部壓軸歷史大劇——《天下同心》。
這部劇首播兩集,一舉沖上全國收視第二,收視率突破2.3。一口氣追完更新,意猶未盡,這部劇就是投向國產劇市場的「王炸」。
《天下同心》講述了1948年,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努力下,他們以一切「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讓全中國看到了新的希望,攜手建立獨立、民主、和平、統一的新中國。
而這部劇中用兩種方式展現了一段恢宏的歷史。
一是以小見大。
歷史劇需要有宏大的格局,但恰好這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一環,稍有不慎就會顯得假大空。
而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以小見大。
劇中部隊東渡黃河進入山西興縣一帶時,在村莊中遇上了生了病的孩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