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釘子戶,經過6年的堅持后,成功將建商給熬倒閉了。這里面有什麼樣的故事?為何在對抗中,反而是建商先撐不住了?
2003年,C市準備在市區內修建一個商業中心,以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在最初的設計中,這個商業中心將會包括一個超市,一個步行街,以及一個大型廣場。拆遷工作在當年就開始了,最初的談判工作非常順利。周邊上百棟房屋在兩年時間內,均被拆除。但直到2006年底,依然有一棟房屋的戶主拒絕拆除,而且奇怪的是,這棟房屋竟然有11個戶主。
在采訪中,這11個戶主的代表向記者說明,他們11個人的名字確實都在房產證上。這棟房屋是上世紀50年代,由陳玉煌和陳玉琨蓋起來的。當前的這11名戶主,有6人是陳玉煌的兒子,5人是陳玉琨的兒子。因為兩邊關系過于密切,當兩兄弟去世后,這棟房屋與門面,就被作為財產,被平分給了11個人。
從此以后這棟房屋,就由他們11個兄弟共同打理。有時候出租給別人,有時候自己經營。由于地段合適又在道路旁,生意都十分好。12坪的門面,在千禧年后租金能上10萬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