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尼姑絕食7天圓寂!生前交代弟子「把肉身放到坐缸中」3年後「修成正果開缸」驚呆在場所有人
前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教,是我國最受歡迎的宗教之一。而一說到寺廟里的僧人,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剃成光頭的和尚們,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一位,是一位十分著名的女僧人,叫做仁義師太。她的一生,是十分傳奇的。
1. 誠心向佛的女孩兒
她的本名叫做姜素敏,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而且她的父母也很重視孩子的教育,讓她從小就去學禮儀文化,長成了一個十分美麗,十分優雅的女孩兒。一般的大家閨秀都喜歡那些樂器或者繪畫之類的,當時她卻很不一樣,她很喜歡去那些寺廟,聽和尚誦讀經書,在她很年輕的時候,就能熟練的背出經文,但是他的父母當時還沒有發現這件事情。
在她17歲那一年,她決定去學中醫,而在她接下來學習醫學的十年間,她從來都沒有放棄研究佛法,當時父母還十分擔心,但是因為女兒有著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愿望,父母最終也沒說什麼。
既然父母也不阻攔,她就在1940年的時候,來到了山西五台山的顯通寺,剃發為尼,法號仁義。有趣的是,她在進入寺院之后,也繼續學習中醫知識,出家兩年之后還考上了沈陽的中醫學院。因為當時我們國家正值戰亂,她非常關心國家安危,希望自己能夠為國做貢獻。
2. 深愛著祖國的僧人
戰爭取得了勝利,新中國也正式成立了。但是初期的中國發展并不順利,不少的國家對我們進行封堵,而且我們還參與了朝鮮戰爭,在朝鮮戰爭中,作為一個僧人的她,決心參軍入伍。
她畢竟學了多年的醫術,在醫學方面還是很厲害的,她希望能夠幫助國家,醫治更多的傷者,她為這場戰爭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在她還小的時候,父母當時給她裹了小腳,所以她在移動的時候非常不方便,但是她還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助那些病人,戰爭也在她的手上留下了一個永遠都無法消除的傷疤。
戰爭結束之后,她跟隨隊伍回國,但是并沒有第一時間返回寺院,而是一邊在外面修煉佛法,一邊去醫院救助更多的病人。當時她被派遣到多家醫院,但是她的內心始終沒有任何的變化,每天日復一日的治療病人,一復一日的念誦經文,她的嘴中時時刻刻都念著金剛經,而且一直都遵守著佛教教義。
3.圓寂成佛
在外面奔波了40多年之后,她再一次回到了寺廟,她回去的時候看到寺廟破破爛爛的,就拿出了自己平生的財產,去維修這些寺廟,而這個時候她已經70多歲了,她也不顧自己的年齡,只要看到傷員,還是會奔波到那個地方去救治。可能是因為她多年的修行,再加上她是一個醫生,對于自己的身體狀態已經十分清楚了,有一天,她叫來了自己的幾個弟子,然后交代了自己的后世。
她告訴自己的弟子們,自己大限將至,在最近的幾天里,她要絕食,不要任何人來打擾她,等她死之后,也不用火化,直接做缸就可以。說完這番話之后,她就開始了她一個人的最后一段修行,據說,她在絕食了七天之后離世了,弟子們聽從她的遺言,把她放入了缸中,三年過去之后,這位師太的尸體也發出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當時一位師傅打開了封閉了三年多的坐缸,發現她的身體并沒有腐爛,但是已經很難看出女性的特征了,她十分穩當的坐在缸中,甚至還長出了一些白發。當時有傳言道:她的尸體保存十分完好,輕輕觸碰一些皮膚,感覺還十分的光滑,這樣的肉身是十分難得的,不少的老僧人都表示之前從來都沒有見到過這樣的情形,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了。
結語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仁義師太的一生,完美的闡釋了佛教的精神,她一生當中只做了兩件事:修煉佛法和救助病人。這是她一生的夢想,她也順順利利的完成了。在如今這樣的社會里,想要成為一個無欲無求的人是十分困難的,更不用說要成為仁義師太這樣,一心為人,勤勤懇懇度過一生的人。我們活著,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要有自己的目標,這樣才會有不斷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