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于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這個問題上,我相信很多家長都和我有一樣的疑問。
上周,我的女兒被一個比她還小一點兒的女孩開扭扭車故意撞臉了,我家奶奶出于不想讓孩子受委屈,語言責備了一下對方孩子,對方家長覺得我家奶奶太過較真。
那麼,該怎麼教孩子呢?困惑不解的時候,我看到了一篇關于應采兒很出彩的育兒方法:
應采兒和兩個孩子
起因是:Jesper 在學校被同學打了。在告訴老師后,襲擊者受到了批評并道歉,但他仍然感到委屈。
應采兒這樣回答:
1.如果你感到委屈,你可以打回去,但你也要明白,你只能當場反擊。
2.既然你選擇告訴老師,你已經把處理這件事的權利交給了老師。
3.我的建議是,在未來再被欺負,你永遠不要屈服。告訴老師是對的,但你也一定學會在告訴老師之前就反擊。反擊代表你的態度,告訴他你不好欺負。而告訴老師只是代表你的解決方案。
4.兒子,你要記住,我們在這里是為了學習,而不是糾纏于一丁點的矛盾!
你是不是也深受啟發呢?
要教育孩子不去傷人的教養,也要培養孩子不被欺負的底氣。
欺凌現象在學校還是挺常見,孩子們也會有各種矛盾。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