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我不想出獄了,請讓我回去吧。」老人哀求獄警道。
但法律就是法律,老人最終還是出獄了。而他出獄后僅過了兩個月時間便凄慘離世, 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老人又是因何入獄?
老人的故事還要回到1933年的那個春天。
這位不肯出獄的老人叫歐樹,父親歐家榮,出生于1933年云南省彌渡縣的一個小村里。
他從小家庭情況就不太好,全家以賣豆腐以生,母親去世的早,他從小便與父親相依為命。
雖然家庭貧困,父親還是盡力把最好的給他,但從小對母愛的缺失又讓他的成長經歷變得十分曲折。
父親因為忙于賺錢養家,便對歐樹施行 放養模式,缺乏管教的他最終變成了一個叛逆少年——他不愛學習,經常在課堂上搗亂,甚至逃課打架。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叛逆心也在逐漸增強。最后,他選擇放棄了學業,追求「自由」,和父親一起賣豆腐維持家庭。
1941年時,一個叫 「一貫道」的邪教組織從甘肅、寧夏等地逐漸流傳到我國西北地區。
他們宣傳反對國和家、反對革和命的激進思想,很多人都被騙進了這個邪教組織。 據調查統計,到1949年時,一共有5000余人被騙,歐樹一家也在其中。
在「一貫道」邪教傳播的熱浪吹到云南時,歐樹已經過起了輟學賣豆腐的日子,但很快就對賣豆腐的日子厭惡了起來。
一天,他在村子里閑逛的時候,剛好看見了「一貫道」在傳教。歐樹沒有接受過很高的教育,他分辨不出來這是一個邪教,因此歐樹一股腦的陷了進去。
在他的感染下,他的父親也加入了「一貫道」這個邪教組織。
因為邪教組織的惡劣影響一天天增大,嚴重危害了我國治安以及國家建設,政府決定拔除這顆社會毒瘤,讓百姓好好過日子。
1953年時,歐樹一家因誤入歧途加入了邪教組織而被捕入獄, 此時的歐樹正值20歲,正是年華正好的時候,卻因一時糊涂在監獄里浪費這大好青春。
父子兩人被抓時,還是拒不認罪,他們并不認為自己加入了邪教,曾一度為「一貫道」辯護。最后父子兩人都被判了 四年刑,讓他們在監獄中接受思想教育。
在服刑期間,政府給他們灌輸了正確的思想,進行了恰當的教育。慢慢的,父親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監獄里也表現良好,積極勞改。
而歐樹依舊不思悔改,桀驁不馴,他仍認為自己并沒有犯錯,只是運氣不好才會被抓。他在勞改期間也經常不服管教,有辱罵獄警和獄友、盜竊等劣跡,甚至多次想越獄。
1957年,建軍節這天,距離歐樹四年的牢獄生活 只剩三個月時間,在堅持一下就可以再次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了。但歐樹等不了了, 他決定在建軍節這一天越獄。
為了這次越獄計劃,他計劃了很久。
因為這一天監獄要照例舉辦活動,到時候監獄的看管會較平時松散,他認為這時越獄是最佳時機,甚至還搶了獄警槍支。不過,他還沒跑多遠,就被抓了回去。
越獄的行為十分的惡劣,于是他又 被增加了15年的有期徒刑,繼續參加勞改,接受正確教育。
三個月后,父親歐家榮因為表現良好被刑滿釋放。
他知道自己兒子因為越獄又被增加了15年有期徒刑后,懊悔不已,覺得是自己的教育不到位才讓兒子一錯再錯。
于是在看望歐樹時,他千嚀萬囑道:「你好好表現,別在折騰了!」
對于父親的教誨,歐樹仍不以為然。 一年后,他再次越獄了,這一次,是1958年的國慶節。
連續兩次越獄的行為十分惡劣,影響極其不好,為了防止如此冥頑不靈的犯人再次越獄,上級決定嚴肅處理這件事, 將歐樹的有期徒刑改為無期徒刑。
同時,歐樹還被轉移到關押重刑犯的云南省第二監獄服刑,這里有高墻和電網,戒備森嚴,歐樹再也沒有辦法能越獄了。
兩次越獄失敗讓歐樹心灰意冷,他絕望了,也終于安定下來了。他在這個監獄中開始改變自己,不再發表不當言論,為了獲得減刑還主動配合監獄的勞動改造。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過大地,一晃眼, 歐樹已經77歲了,他已經在監獄里待了57年,半個世紀的自由都被困在了監獄這一寸天地中。
終于,在2010年6月的一天,歐樹由于表現良好被多次減刑,上級決定將他釋放,讓他重新回歸正常生活。
半輩子都是在監獄中度過的,他早就忘了正常社會是啥樣,也磨掉了對新世界的期待。
在出獄那天,獄友們紛紛前來祝賀,但他心中卻滿是焦慮不安,他不知道該怎樣去面對一個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新世界。
他用顫抖的雙手緊緊的抓住獄警∶ 「我不想出獄,求你們讓我繼續待在這里吧!」
但法律就是法律, 歐樹還是被宣判釋放了。
考慮到歐樹的特殊性,警察第一時間就帶他去派出所辦了一個新的身份證,還辦理了低保。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外面早已物是人非, 歐樹的父親已經去世了,親戚朋友也不知去向,嶄新的戶口本上只有歐樹一個人孤零零的在上面,所有人都離他而去。
歐樹無家可歸,生活行動也不便,于是政府決定送歐樹去當地敬老院安穩的過完后半生。
獄警親自送他到敬老院,并為他打理好了一切事情。當他準備走時,歐樹緊緊的拉住獄警的手,混濁的眼睛真誠的看著他,仿佛在說 ∶「把我也帶走吧」。
歐樹顯然并不適應敬老院的生活,還出現了輕微的老年癡呆癥狀,總是不參加活動,只是一個人在小小的房間里傻坐著,不和人交流,也不吃飯喝水。
為了他的身體健康考慮,敬老院專門給他開小灶做他喜歡吃的飯菜,但他還是不吃飯。
有親戚朋友趕來看他時,他的心情才好一點,與他們抱頭痛哭,訴說衷腸。但他們走后,歐樹又回到了一個人的世界, 熱鬧只是一時的,孤單才是永恒。
兩個月后,警局接到消息∶歐樹死了。
一個在監獄里身體素質不錯的人,怎麼會出去兩個月就去世呢?
警察驚訝的同時也唏噓不已,或許是這個千變萬化的新世界給了他強烈的沖擊,讓他一時無法適應,又或許是巨大的孤獨感裹挾著他,讓他壓抑不堪。
歐樹在敬老院孤單的去世這件事為引發了我們對當代養老問題的思考。
當下有許多老人都面臨養老難、無法養老的困難,有人甚至選擇故意犯罪以求在監獄里養老。
比如 七旬老人付達信故意搶劫,只為入獄養老,這是為什麼呢?我國老年人養老現狀究竟如何?
我國目前有成千上萬的孤寡老人,由于經濟落后,他們的子女都選擇背井離鄉,在外務工,老年人無人奉養,只能只身在家。
同時,許多老人都面臨看病難,無處看病的問題,生病了除了硬扛就是用偏方,這對身體的危害極大,他們也常年忍受著病痛的折磨。
更嚴重的是,在多數農村地區,許多老年人并沒有退休金,在無人照顧的情況下生活質量又低,有時一日三餐都吃不上熱乎的飯菜,許多老人都被迫在外要飯或者靠撿垃圾生存。
這些生活貧困的老年人無法保障自己生活,生病無法就醫,穿衣不能取暖,他們無處可去,只能誤入歧途故意犯罪在監獄里養老。
因為監獄里管飯,至少一日三餐他們不用再有任何煩惱。
當一個老人為了養老而被迫犯罪進監獄時,這將是社會的可悲,也是對我國傳統孝道的一記重拳。
當下老年人占社會很大一部分比重,人口老齡化也越來越嚴重,我們應該時刻重視老年人養老的問題,加強社會保障制度,讓他們能安度晚年。
另外,法律是不可逾越的紅線,無論有什麼理由我們都不能去犯罪,犯罪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甚至還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只有人人守法,社會才能更加和諧。
(圖片及故事素材均來源于互聯網。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