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冷了,都凍僵了!」
1997年冬天,河南洛陽一位叫張雙奇的農民,干完農活后匆匆往家中趕去。
剛跑到村口,隱隱約約,他聽到一陣嬰兒的啼哭聲。
聲音非常微弱,而且斷斷續續,起初張雙奇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并不打算理會。
但轉念一想,如果真是個嬰兒,這麼冷的天,一個人被扔在室外,肯定很危險。
想罷,他放下手里的農具,循著聲音開始四下尋找,最終,在一棵樹下發現了一個女嬰。
寒冷的冬天,女嬰身上只包著一層薄薄的棉被。
嗓子已經哭啞,半張的嘴發不出多少聲音,小臉被凍得通紅。
農村出身的張雙奇,立刻反應過來,這肯定是某對重男輕女的夫婦,狠心離開的孩子。
如果沒人管,她奇恐怕很難熬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張雙奇最終還是長嘆一口氣,將女嬰抱在懷里,轉身向家門口走去。
「雖然是個女嬰,但好歹也是條生命啊!」
就這樣,女嬰成為了張雙奇家的一份子。
此時張雙奇還沒意識到,自己這個決定,將在不久的將來,徹底改變他的未來。
在女嬰成長期間,張雙奇和她又發生過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將女嬰帶回家后,沒什麼文化的張雙奇,給她起了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張白鴿。
張白鴿并不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因此從小,便對張雙奇這個父親表現得十分依賴。
剛學會走路時,她便跟在張雙奇身后,仿佛一個「小團子」。
但此時的張雙奇,并無法對「小團子」的依賴,做出更好的回應。
張雙奇家并不富裕,幾畝薄田、幾只羊,已經是他的全部身家,平時還在村里撿破爛。
因為身材矮小,家里又窮,只有一米四左右,因此年近30歲,依舊沒能娶上媳婦。
在遇到張白鴿之前,張雙奇的生活十分簡單,每天兩點一線,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地里干活。
張白鴿的出現,就如同照進他灰暗生活里的一束光,讓他的生活有了奔頭。
他干起活來更加賣力,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只為多賺點錢,讓張白鴿過上好日子。
張白鴿也沒有辜負養父,從小便表現得非常聰明。
稍大一些時,張雙奇將她送進學校,每次考試,她的成績都在班里名列前茅。
獎狀貼了滿滿一墻,就連老師也對張白鴿贊不絕口,讓張雙奇好好培養。
每每聽到老師的夸獎,張雙奇都會咧著嘴笑,但是這份笑容的背后,更多的卻是無奈。
作為農民的他,讓張白鴿上學就已經拼盡全力,因此在物質上,無法給女兒更多的照顧。
他從來沒有給女兒買過新衣服,飯桌上也沒見過幾次肉。
女兒總是眼巴巴地盯著同齡小伙伴手里的零食流口水,但她很懂事,從來不主動開口要。
從小時候起,張白鴿就知道,自己的家庭和別人不一樣,她沒有母親,家庭也不富裕。
為了改變命運,她只有努力學習。
但這并不代表她不喜歡漂亮衣服、好看的頭飾、讓人食指大動的美食。
她只是將這一切全部藏在心底,并努力克制自己。
但一味地克制,并無法解決問題。
貧窮帶來的痛苦,就如同一個氣球,不斷地充氣,越來越大,早晚會有忍不住的那一天。
而那一天,很快便來臨了。
上國中后,這個小小的女孩開始冒出自尊心。
她很害怕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總是灰頭土臉的,張白鴿害怕被人看不起。
當別人問起時,她總是含糊其辭,也從來不讓同學到自己家做客。
在同學眼中,她的家境頗為神秘,有同學甚至認為,她可能是某個隱藏身份的富家千金。
這樣的「吹捧」,讓張白鴿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但世界上哪有密不透風的墻,在精心編織的謊言,終歸是謊言,早晚有被人發現的那一天。
一天,張白鴿正在學校上課,突然下起大雨,她沒有帶傘,只能等父親來接自己。
站在學校門口,她抬眼一看,一個又矮又瘦、灰頭土臉的小老頭。
正拿著一把破舊的雨傘,匆匆趕來。
那一刻,張白鴿突然不想讓父親來接自己了。
她寧愿冒著大雨回家,也不愿意讓同學看到這樣的父親,以及那把破舊得不成樣子的雨傘。
因此,她在人群中躲閃,不想讓父親發現自己。
但哪有父親認不出女兒的,沒過多久,張雙奇便從人群中將她「揪」了出來。
一把雨傘蓋在她的頭頂,張雙奇討好般地掃了掃她身上的雨點,憨笑著說道。
「來晚了,你沒淋濕吧!」
看著這樣的父親,張白鴿滿心的委屈無處發泄,一把推開父親,大聲喊道。
「我寧愿你不來接我!」
之后,她哭著沖入雨中,向家的方向跑去,留下張雙奇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他并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那天晚上,很多同學都看到了張白鴿的尷尬,班上立刻就傳開了。
同學們紛紛詢問道。
「那天晚上來接你的,是不是你爺爺?」
這句話,影響了張白鴿,以至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張白鴿都沒有再和父親說話。
作為父親,張雙奇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女兒在想什麼?
為了照顧她的自尊心,張雙奇不在白天出去撿破爛,每天等到女兒睡熟后,再出門工作。
一忙就是一整夜。
時光荏苒,轉眼間張白鴿考上高中,開始住校,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此時張白鴿已經過了叛逆的年紀,稍微懂事的她,這才知道父親有多麼地不容易。
一次回家,父親正在地里干活,桌上放著他沒有吃完的午餐。
只有一碗開水泡饅頭,連咸菜都沒有。
張白鴿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在家和不在家,父親吃的食物是不一樣的。
自己在家的時候,父親會炒個菜,煮碗粥,除了饅頭之外,還有可口的小咸菜。
自己不在家的時候,父親連咸菜都不舍得吃,開水泡了饅頭,就是他一天的吃食。
這一幕,深深的感動了張白鴿的心。
這一刻她才知道,父親到底有多麼不容易,饅頭咸菜,已經是父親能給她最好的照顧。
此刻,她心中暗暗發誓,無論未來如何艱難,她一定會好好努力賺錢,讓父親過上好日子。
高中畢業后,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張白鴿沒有選擇繼續讀書,而是南下打工。
時至今日,張白鴿就記得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餐廳當服務員。
這份工作并不容易,顧客稍一不順心,就會對她冷嘲熱諷。
此時她才意識到,不是每個人都會像父親一樣,無條件地包容她、呵護她。
一個月后,張白鴿拿到人生中的第一筆工資。
她用這筆錢,給父親買了張床,看著父親洋溢的笑臉,她覺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之后的幾年時間里,張白鴿做過很多工作。
收銀員、廚房打雜、擺地攤等等……
雖然辛苦,但也讓張白鴿積累了足夠的社會經驗。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微商,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商機,想要在該行業中深扎。
但她一無人脈,二無啟動資金,投入進去,一旦失敗,自己將賠本,她不敢去嘗試。
最后,還是父親的話讓她豁然開朗。
「年輕人就應該闖蕩,不用害怕,父親永遠是你堅實的后盾!」
這句話,讓張白鴿徹底釋然。
父親雖然不懂微商為何物,也不知道女兒這兩年在外闖蕩遭遇了什麼。
但無論發生什麼,他都會堅定地站在自己身邊,無條件信任自己,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
既然如此,自己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于是,張白鴿義無反顧的進入微商行業,從美妝開始,做直播帶貨。
憑借不錯的口才、高質量的產品,張白鴿很快在平台小有名氣,并收獲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憑借這筆錢,張白鴿組建公司、組建運營團隊,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美妝品牌。
幾年下來,已經24歲的她,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只會跟在父親后面流鼻涕的「小團子」,而是一名身價超過千萬的頂級女富豪。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張白鴿會繼續在微商行業深耕,將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時。
她做了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賣掉自己的公司,買下一輛房車,帶50歲父親全國旅游。
這是她對父親早就許下的約定,之所以會努力賺錢,就是為實現父親的夢想。
在張白鴿心中,一直對父親有所虧欠。
年輕時候的她因為年少無知,讓父親受到很多傷害,如今她有能力,自然要加倍回報父親。
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走遍各個角落,足跡遍布全國各地。
北京、天津、上海、蘇州、東北、貴州、新疆、云南……
只要父親想去的地方,張白鴿都會無條件滿足。
時至今日,她仍然記得,父親第一次站在天安門廣場上,注視著五星紅旗升起的樣子。
那是父親,窮盡一生都想完成的夢想。
張白鴿做到了,兩個人來到天安門廣場,父親因為個子矮小,看不到前面的升旗儀式。
張白鴿便將父親扛在肩膀上,讓他能夠看得更遠,遠到足以看到遠方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
此時的她,心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十年前,少不更事的她,只為維護自己那可憐的自尊心,便將父親獨自留在在大雨中。
十年后,已經成為千萬富翁的她,卻不顧眾人的目光,為實現父親的夢想,將他扛在肩頭。
十年的成長,讓人歷歷在目,這也許就是親情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