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觀念中,人們傾向于葉落歸根,希望在死后找到一個永久的安息之地。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生命結束后的紀念方式有了新的看法。
有人認為,逝者是否擁有固定的墓地,其實并不重要。因為隨著時光的流逝,多數人都會被遺忘。這個觀點可能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但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都是時間長河中的微小粒子,生命消逝后不留任何痕跡。
選擇不保留骨灰、不要墓地、不求后人祭拜的,通常是以下三種人:
洞察生命真諦的人
這類人看透了生死。
不論生前多麼輝煌,死后又能帶走多少呢?地上的農田、高樓,更迭了無數主人;而金銀財寶,最終并不隨人去。
我們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走,這就是人生的真諦。給子孫留下的遺產,數十年后或許已消失無蹤。即使是霸業無雙的秦始皇,他走后不久,其帝國也土崩瓦解。那些普通人的骨灰,或許尚存于世,但不久的將來,也可能隨風飄散。歷史長河中,即使王者的陵墓也難逃被洗劫的命運,更不用說尋常人家了。
既然如此,何需對骨灰過分執著?順其自然,無問西東,才是最好的選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