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媒,在日醫生談大S為何沒被收住院,認為此事有兩大關鍵:一是日本醫院分級制度明確,箱根或是北海道的鄉下醫院,可能沒有急診、或醫師值班、或ICU,所以一定得轉診,不像台灣到處都是醫學中心。
二是日本醫師不喜歡看外國病人,除了外籍人士收費直接300%,日本醫師英文語言能力沒台灣人好,「醫病溝通有困難,醫師詢問病史極端重要,所以這或許是delay(延遲)病程的關鍵。」
自2024年12月下旬流感病例數創新高后,日本多地藥店表示已無用于治療感冒、發燒等疾病藥品的庫存。此外,一些過于擁擠的醫院也建議患者盡量回家休養,避免擠占醫療資源。
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國內累計流感病例預計已有約952.3萬人。《產經新聞》報道稱,因感染人數激增,日本全國多地感冒藥、止咳藥等處方藥供應嚴重不足。
「我已經2年沒有看到診所有PL配合顆粒(日本常用感冒藥)的存貨了,頭痛藥和止咳藥也完全買不到了」,東京一家診所的護士在接受采訪時說。報道稱,除了感染人數激增外,部分醫療機構此前過度囤購藥品、多家日本藥企出現造假丑聞也影響了藥品供應鏈的穩定,造成了日本各類流感藥品庫存分布不均,加劇了藥品短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