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釘子戶,揚言100億也不給拆,開發商進門一看:真不敢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千禧年,也就是2000年的時候,央視放映了一部叫做《大宅門》的電視劇,深受廣大觀眾朋友們的喜愛。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中國最強釘子戶」,可是現實版的大宅門,舊時人稱其為「大門樓」。

近幾十年來,房地產行業可以算是我國經濟當中最為熱門的行業之一;尤其是在如今電商發展的如火如荼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甚至可以看作實體經濟的一大支柱。但別看中國地大物博,除開耕地以及高山河流等外,可用地盤總共就這麼多,要蓋新的自然就得拆除舊的,很多拆遷房因此而來。

對于普通人而言,拆遷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換掉原本的舊房子,能夠住進新房,甚至還有補償,簡直就是白撿的好事。但對于鄭州市高新區內的任家人而言,拆遷卻成為了他們的困擾,他們不愿讓自己的祖宅被破壞掉。

開發商一開始態度十分強硬,見任家人不愿搬走,便強行斷了他們的水電,還斷了3次,使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困擾,但哪怕這樣,任家依舊堅持生活在古宅內。開發商見此情況,又以極高的利益相誘惑,承諾多給他們一些賠償金,結果任家卻揚言道:「給100億也不給拆!」

開發商不信邪,覺得非要闖進這任家看一看,為何他們就是不肯搬走。結果一進門開發商就被鎮住了,發現這任家祖宅他們還真不敢拆,也真不能拆。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得從「大宅門」門口的牌匾說起。

但凡古宅,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來歷,但是鄭州市高新區東馬史村的任家古宅的來頭顯然有些出乎開發商的意料,門口掛著的那塊書寫著4個金色大字,「輔翼國政」的牌匾,竟是出自道光帝之手,而古宅原本的主人更是清朝二品大員,乃是布政使任德潤。

這座古建筑從乾隆四十年,也就是公元1775年開始修建,直到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建成,歷經4代人,共修建了63年;從朝代上來算,更是歷經了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民國八個朝代,至今已有244年歷史。

63年的精雕細琢方才造就出了如此巧奪天工的建筑,真正是雕欄畫棟,宅子里凡是能雕刻的地方,卻都刻上了精美的圖案,什麼八仙、瑞獸、祥云仙草、飛禽走獸,分布在屋內的各個角落,連磚石上都是,整個就一雕刻博物館。

由于這事鬧得比較大,當地政府也不得不出面進行解決。經專家勘測后,認為任家古宅的確是寶貴的物質遺產,如今此處已經成為了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免費向廣大游客開放。進去游覽過的游客都表示,如此精美細致的雕刻,怪不得任家人哪怕100億都不給拆,真值這個價。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