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農村人來說,「多子多福」的觀念一直都被流傳了下來,顯然,能享福的前提,還得有一個合適的棲身之處。
很難想象,在2010年的時候還有一家六口人蝸居在一處橋洞中,面對鏡頭,他們卻覺得自己是「人生贏家」。
2006年,「浙江在線新聞」還報道過嘉興橋洞的故事,那時,橋洞似乎是城市中一處被人遺忘的角落。
那一年,在記者的調查下,陸陸續續有很多橋洞「暴露」在世人的面前,那些橋洞被一道圍墻隔在兩邊,從側面看過去還有一間間20平米的小房子,有老人在門口添置了灶台,一縷縷炊煙從這里升起。
周圍還有一戶阿姨這樣告訴記者:「我在2002年拆遷的時候搬家到了這里,那會橋洞下面就住著不少乞丐,從早上6點開始,就有不少乞丐外出乞討,夏天的時候還會跑到河里面去洗澡。」
這樣的情況也持續過一段時間,由于他們燒火做飯的地方旁邊還有汽車停放,已經出現了消防隱患,城管出面干預過,可這批乞丐玩起了「躲貓貓」,只要風聲一過,他們就又再度回到橋洞下面。
這也是橋洞被「廢物利用」的第一個階段。
到了第二個階段,不少打工人湊到了橋洞里,將這里改造成了「宿舍」,相比于乞討的無業游民,他們將自己的「房間」收拾的很干凈,甚至還安裝了電燈等生活用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