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身體成長都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學習方面可以找學校和老師幫忙,這學生的身體發育,就得靠家長。
一方面要在學生的飲食上追求營養均衡,另一方面還得督促學生多去鍛煉,有時候家長也得以身作則,成為陪練, 說起給學生營養配餐這件事,不少90后的家長頭疼了。
手藝實在有限,有時候做的飯菜「狗都嫌」,工作又很繁忙,學生的早餐總是草草了事,所以很多家長看到身高「異軍突起」的同學, 都想感嘆一句:吃啥長大的?
小學生的身高,如果能達到籃球運動員的身高,那在校園里,走到哪里都宛如鶴立雞群,出門逛街, 要是不穿校服,人家肯定不會認為這樣的身高是小學生。
很多人都覺得小學生的身高不高,就跟「小土豆」似的,不過在河南省一所小學里,一位叫涂學玲的小學生,在校園里可是獨樹一幟的風景,因為她實在是太高了。
12歲小學生身高一米9,說的就是涂學玲,站在其他同學中間,那可不是高出一個頭的事,因為身高的優勢,她成了班級里各個活動的領頭人,和別的班級一比拼,她站在隊伍前面,氣勢上就贏了。
也正因為如此, 她被河南省體育局選中,開始進行排球練習,在選拔的過程中,體育局內的其他項目,比如游泳、皮劃艇等都希望她能考慮,最后選擇了排球。
網友們都在想,這父母得多高呀,真是妥妥的基因優勢,然后大家沒想到的是, 涂同學14歲的姐姐也是「高人」,目前上初一,身高也已經1.86米了,也被一起選中從事體育項目。
如此來看,身高的優勢應該來自于家族基因,因為普通學生,平時再怎麼增加體育鍛煉,增加營養,身高在小學階段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高度。按照正常標準來看,小 學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女生標準身高應該在1米52左右,這算是超常發揮了。
大家羨慕這個女生,可以被體育局選中,如果真的能在排球方面天賦,加上后期的訓練,將來咋體育賽事上贏得獎項也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不過這也要看后期的實際訓練來決定。
不少家長肯定有這樣的感嘆:真的是,人的命是天注定的。身高這種發展因素,有些人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也有家長發現, 在某一段時間內,小學生的身高有著突飛猛進的增長。
而這種增長,越來越像小學階段傾斜,其實身高很高,有好處就是容易被視為特長,在體育方面會更強一些, 在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上,也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但同時也會帶來弊端,比如在班級里的座位排序,即使是成績優異,也不能坐在前排,后排是永遠的位置, 雖說站得高望得遠,但要是學生有近視眼,那就要吃虧了。
而且身高過高,其實對于身體發育也有隱患, 營養跟不上,骨骼發育變得脆弱,雖然適合練體育,但練的時候操作不當很容易受傷。
班級里定校服、班服,甚至是平時買衣服,都是一大難題,衣服的選擇范圍就變窄了,這些家長都需要注意,還有就是學生的心理狀態。
有很多老師曬出和學生的身高對比,有的學生比老師高出一大截,學生犯了錯誤,老師站在學生面前,還得仰著頭跟學生談話,這樣的畫面不免讓人調侃: 學生居高臨下,老師還能發火嗎?
雖然老師的威信不是通過身高表現出來的,但是班級里的學生,如果身高很高的話,很容易被同學調侃,有時候學生就會心理不平衡,需要老師來幫忙進行調節,還得和家長溝通好排座的問題,也許別的同學能在每次換座的時候調到前排去,高個子的同學就不一定了。
筆者寄語:一米9的身高在小學生之中是超高的存在了,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優勢,但家長也別忽略學生因此受到的影響,其他學生也不必羨慕,平時多多加強體育鍛煉,營養問題別忽視, 如果不是因為克服不了的基因,學生總能在不經意間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