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奇聞趣事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熱點新聞
情感百態
明星
生活常識
育兒分享
装修
心靈語錄
萌寵樂園
創業職場
设计
健康養生
日本印象
旅行風光
字母圈
美妝時尚
體育競技
俄羅斯新聞
星座课堂
搞笑故事
軍事
健身達人
動物社
老年生活
奇趣
酷車
金庸故事
搞笑貼圖
老照片
科技遊戲
獅城資訊
歐洲王室
養魚
全部
    
做人最大的清醒:不指點別人
2023/09/24

贊助廣告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哪些極簡的人生建議?」

高贊回答說: 「人生有兩件事盡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擾別人的生活,二是用別人的腦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自己可以替別人出很多建議,卻無法為他人的失敗買單;

別人可以替你做很多事情,唯獨無法與你感同身受。

把握好相處的分寸感,各自獨立,才是生活的長久之道。

1

不要用自己的嘴,指導別人的人生。

有位農村的年輕人,十分熱愛文學。

他給作家陳忠實寫了一封信,并寄了一篇自己的文章,想問問自己是否能走上文學之路。

陳忠實看完,覺得文章平淡,沒有任何出彩之處。

但是他依然回信給年輕人「你的文章不錯」,并鼓勵他繼續寫作。

年輕人自覺受到了鼓舞,放棄農耕,用全部的熱忱投入寫作。

結果卻一生默默無名,窮困潦倒。

陳忠實後來聽說了這件事,不覺扼腕嘆息,沒想到自己隨意的一次指點,害了別人一生。

贊助廣告

隨著閱歷的增長,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

同樣的人生劇本,也未必適合不同的兩個人。

有時候,我們抱著為別人好的念頭,去別人的生活提出建議,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媒體人 @何森堡講過表弟的一個故事。

2012年,何森堡大學畢業,削尖了腦袋,要往大城市擠。

三年之后,就憑借一副好口才,在大城市里混得風生水起,薪資也一路水漲船高。

彼時他的表弟正在老家,做著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日子過得很是清閑。

何森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每次碰見弟弟,他都會恨鐵不成鋼地教育一番:

「你現在正是大好年紀,做這個工作毫無意義,你應該去北上廣學些本領!」

弟弟沒什麼大志向,平日里還喜歡玩兩把小游戲。

何森堡每次撞見了,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為什麼要把青春浪費在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在何森堡三番四次的勸說下,弟弟終于辭職,離開老家到北京闖蕩了兩年。

但令人詫異的是,弟弟在北京不僅沒有掙到錢,甚至差點患上抑郁癥。

贊助廣告

以前在老家,他喜歡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工資雖然不高,但是也能解決溫飽。

但到了北京,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孤獨,無一不讓他心力交瘁。

兩年下來,本領沒有學到不說,性格反而變得郁郁寡歡了。

董宇輝說:

不要輕易給別人建議,我們偏頗的、狹隘的,錯誤的人生經驗,有時候不足以去指導別人。 每個人要走自己人生的路,每個人要通過自己的成長,去找到屬于自己的身份。

生命的道路上,不止有一條車道,也不止有一種活法。

習慣把手伸向別人的生活,其實不是善良,而是一種殘忍。

2

不要用別人的腦子安排自己的生活。

歌手李健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很多人有了閱歷后,會有一些人生經驗。

但有些來自別人的經驗是非常可怕的,是非常不值得借鑒和分享的。

贊助廣告

一味聽從別人的意見,就會忘記自己內心的聲音。

作家拾遺有個女性朋友,沒戀愛的時候就特別愛看各類情感專欄。

只要是「專家」說的話,她都偏聽偏信。

情感專家說:「愛一個人,就是4小時回她的消息,記得每一個紀念日,給她買禮物。

她說什麼都是對的,她生氣了立馬認錯,沒有錯也是自己的錯。讓她像公主一樣。」

朋友奉若至理名言,還自以為掌握了戀愛秘訣。

後來她戀愛了。

在男友在一起,一個月要紀念,三個月要紀念,植樹節要紀念,勞動節要紀念,就連清明節也要紀念。

男友一星期不送玫瑰,不給驚喜,就說沒新鮮感。

男友讓她自己選禮物,她卻糾結半天不知道選什麼。

還美其名曰:「專家說了,一個男人連這些細小的事都不愿花心思,那就是不愛了。」

最后戀情的結果可想而知:男友受不了,兩人以分手告終。

聽過一句話說: 「人生最大的愚蠢,莫過于用別人的腦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贊助廣告

別人說30歲之前一定要有房有車,于是你放棄了創業的計劃,用全部的存款買了房車,日子過得緊巴巴;

別人說25歲之后就是大齡剩女,于是你在三姑六婆的介紹下,嫁給了一個不愛的人;

別人說體重超過100斤就是大胖子,于是你不顧身體健康開始了節食減肥……

到最后你發現,你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如愿滿足了所有人的期待,卻唯獨辜負了自己。

尼采說:「不要讓我們的大腦成為別人的跑馬場。」

是啊,在別人的認知中迷幻,其實是放縱自己靈魂的懶散。

固執己見、獨斷專行雖然不可取。

但過度接納旁人的建議,斷送的只會是自己的幸福。

3

允許別人做別人,允許自己做自己。

電影《一代宗師》里,宮二說:

「習武之人一共要經歷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贊助廣告

當你見過天地之大,眾生之廣,就會明白:這個世界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

所有的三觀和生活方式,不存在高低,也沒什麼對錯。

最清醒的活法是: 讓別人成為別人,讓自己成為自己。

媒體人 @楊明遠,曾經在視訊講過人生中的一段故事。

他出生于陜西西安的一個鄉村,從小訊息很是閉塞。

他一路苦讀,終于在大學聯考后取得了一個傲人的成績,考上了北京的一所985大學。

上了大學后,他感覺自己的世界觀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以前在老家,長輩告訴他,不吃面條的人,都沒法長得健康壯實。

可是在北京,他發現不吃面條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人每餐只吃牛排和沙拉。

以前在老家,老師告訴他,染頭髮的學生都是壞學生。

可是在北京,他發現有些學生染著一頭五顏六色的頭髮,成績、品性都很好。

他開始明白:「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別人的經驗也并不都是對的。」

等到他畢業準備找工作的時候,家里的長輩像往常一樣勸他:

贊助廣告

報個師范學校,以后出來做個老師多好,日子還清閑。 現在計算機吃香,你報個計算機專業準沒錯。

但是他思來想去,覺得這兩個行業都不適合自己,于是毫不猶豫地扎進了新媒體行業。

深耕了5年后,他終于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年收入超過百萬。

彼時他已經小有成就,大學聯考完的表弟剛好在他家吃飯。

飯桌上,他侃侃而談,正準備勸表弟從事新媒體行業。

可突然間,他想起自己這些年來創業的艱辛,成功路上遇到的僥幸,到嘴的話最終又默默咽了下去。

視訊最后,楊明遠說了這樣一番話:

人生從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 不必用別人的標準桎梏自己,也毋需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他人的抉擇。

佛家有個詞,叫 「悅納」

贊助廣告

意思是,我們在認可自己生活的同時,也要悅納別人的生活方式。

當你經歷得越多,看得足夠遠時,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明白,人生并非只有一種活法。

允許自己與別人不同,你就會與眾不同;

允許別人與你不同,則讓你海納百川。

阿德勒有一句名言: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干涉。」

所謂課題,其實就是人生難題。

所以一個人要想活得幸福,最重要的是「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我的課題」。

自知,方能保持自我。知人,才能尊重他人。

贊助廣告

8年前,那個娶了泰國「最美人妖」的北京男子,現在后悔了嗎?
2023/12/12
國外紳士一年前偶遇健身教練,認為自己一個月就能練得比他還壯,一年後二人又相見了 - Mr. Muscular
2023/12/12
職場上越是無能的人,喜歡把3句話掛在嘴邊,往往越混越差
2023/12/12

贊助廣告

橘子皮放鍋裡蒸一蒸,太神奇了,很多人都不懂,幸好知道的及時
2023/12/12
地外生命找到了?木衛二地表存在300萬噸魚?這是怎麼回事?
2023/12/12
謝楠錄節目談女性生育權: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3/12/12
狗子想玩球,但主人卻在忙,它的反應…可愛死了啊!
2023/12/12
小哥收養了一只德牧,但養了一段時間后發現……它永遠也長不大!
2023/12/12
阿拉斯加犯錯挨罵,一分鐘換八百個表情,又傻又好笑!
2023/12/12
李沁大膽挑戰「液體裙」,性感火辣讓男伴杜江不敢直視!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