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1300萬,再加兩套房!少一點兒我都不搬!」
聽到這個數字,開發商倒吸了一口涼氣。
面前這個提出夸張要求的,正是吳江市貝家角唯一釘子戶——莊龍弟。
2006年,政府批準房地產開發商,對于該地區進行開發。
隨后開發商緊鑼密鼓籌備起老舊房屋拆遷工作。
沒想到,莊龍弟卻成為橫亙在房地產建設之路上最大的挑戰,要求補償三倍標準的拆遷款。
對于其獅子大開口的行為,開發商是置之不理,還是增加款額妥協呢?
更令人意外的是,時過10年,莊家人仍居住在老屋。
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讓他們一分錢沒拿就灰溜溜離開了屋子。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1世紀初,長三角地區已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實現跨越式經濟發展。
2006年,為讓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時俱進,江蘇省吳江市批準房地產開發商,對貝家角一帶進行房屋建設工作。
當時,貝家角全是平房,住著六十多戶居民。
開發商向他們提出合理補償標準:
即,每戶人家一百萬元拆遷款和一套安置新居。
同時,還要執行吳江市政府「一拆一還」的政策要求。
有多間房的人家還不止分到一套房。
那個時候,對于人均年收入才剛越過一萬元關口的貝家角居民來說,一百萬人民幣加上一套新房,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