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從2014年上任以來就力推印度制造戰略,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印度制造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不過近兩年來因為印度制造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印度多變的態度,印度制造已連遭重挫。
隨著印度經濟的起步,印度的貪婪本性再次暴露,近幾年來連連拿中國手機開刀,所用的借口也與此前無二,那就是稅務問題,對中國多家手機企業開出巨額罰單,今年上半年更進一步直接沒收一家中國手機企業的48億元人民幣存款,可謂貪婪無道。
由此印度的外資墳場再次聲名遠播,讓印度想不到的是它此番僅是對中國手機企業采取措施,卻引發了諸多外資企業的疑慮,由此導致從去年至今印度注冊的5000多家外資企業已有1700多家注銷,離開印度,由此印度的外資墳場名聲再次在全球揚名。
印度被稱為外資墳場還要從十多年前說起,不過那一次印度自己吞下了苦果。當時印度對沃達豐收購李嘉誠在印度的電信公司開出數十億美元的巨額罰單,沃達豐不甘于是起訴至印度高院,印度高院認為無法律依據,印度隨即修改法律而允許印度稅務部門追溯50年,興奮的印度稅務部門隨即對還在印度以及離開的印度外資企業開出高達135億美元的巨額罰單,沃達豐則將此事打到國際法院,最終在國際壓力下不了了之,印度可以說最終自打嘴巴。
從那之后,印度的經濟陷入低谷,直到2014年莫迪上任,印度改變了對外資企業的態度,而中國手機企業則積極進入印度市場,中國手機也迅速在印度市場占據優勢,然而僅僅8年時間,印度稅務部門故技重施,再次給諸多外資企業開出巨額罰單,這正給印度制造帶來新一輪的打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