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戴安瀾率領著遠征軍在緬甸對抗日軍,因為慘遭包圍,戴安瀾決定以身報國。但是他唯一割舍不下的是妻兒,于是他寫下一封信。
親愛的荷馨:
現在孤軍奮斗,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戴安瀾給妻子的絕筆信
而這封信還沒有來得及送出,他就犧牲了。而這封信便成了他給妻子的絕筆信。
他與妻子結婚時,他已是黃埔軍校畢業的一名軍官,而他的妻子只是一個大字不識,長相不出眾,還裹著小腳的農村婦女。
很多人都為他不值,勸他找一個與自己相配的,他也經常收到仰慕他的進步女性的信,但是他都拒絕了,他跟她們說:我最愛的是我的夫人。
她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一個年輕有為的將軍,對她死心塌地。
戴安瀾出生在安徽無為的一個小山村里,他的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因為他的叔父戴端甫是文化人,有公職。受叔父的影響,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很重視戴安瀾的教育。
戴安瀾15歲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桐城的一位學者辦的私塾中學里學習。3年后,他考入了南京安徽公學堂讀書。
這個時候正值軍閥割據亂局時期,各地革命浪潮高漲。受新思潮的影響,戴安瀾立志從軍報國。
1924年,也就是戴安瀾20歲時,孫中山先生準備在廣州創辦黃埔軍校。軍校正在籌備中,但是全國各地已經進行秘密招生,意在培養革命力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