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情愿化成一片落葉,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藍天,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
但抱緊那傷心的標志,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
在黃昏,夜半,躡著腳走,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
忘掉曾有這世界
有你
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
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這些個淚點里的情緒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經在這世界里活過
這首《我情愿》,是林徽因與曾經苦苦追求自己,但被狠心拒絕的徐志摩,在北京香山再次相見時寫下的。
整首詩沒有一句「不舍」,卻處處可見作者內心深處的不舍,又不能不舍的痛苦掙扎和決絕。
理想與現實,沖動與理智,牢記和忘卻,舍與不舍,都深藏在字里行間。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嘆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一樣是明月,
一樣是隔山燈火,
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
這首《別丟掉》,是1931年徐志摩飛機失事后,林徽因想對他說的話,是她的心里話。
全詩沒有一個「痛」,卻字字都是痛。
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她的父親林長民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是近代著名教育家、政治家、書法家,曾經擔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要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