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故事的核心主旨便是邪不勝正,讀者追求的,也正是看著主角一步步的成長為大俠,繼而懲奸除惡的快意恩仇之感,所以到了故事的結尾,身為大俠的主角總能笑傲江湖,而反派則多半結局凄慘。
而在金庸的故事里卻不是如此,他筆下的武林更為真實,畢竟現實世界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從來不是什麼客觀規律,只是人們用以約束自己的一句話而已,所以他筆下也有笑到最后的反派。
事實上在金庸的故事里,真正算得上是結局凄慘的反派反倒不多,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筆下的角色都不是純粹的臉譜化的棋子。
(金輪法王劇照)
比如《神雕俠侶》中登場的金輪法王,那家伙固然也有詭計多端的一面,但他之所以看起來壞,不過是因為他站在了中原群雄的對立面,作為蒙古國師,他不得不與楊過、郭靖為敵,他也說過,若非立場問題,他是愿意交楊過這個朋友的。
而後來他在襄陽大戰中為救郭襄而死,也證明他是真心喜歡這小徒兒,他本性不壞,又如何讓人恨得起來。
又比如同樣出自《神雕俠侶》的尹志平(甄志丙),那道人毀了小龍女的清白,自然是千刀萬剮也不足平小龍女心頭之恨。
可他最終卻是主動撞劍而亡,讀者也并沒有一種大快人心之感,相反,這個角色的死亡還有幾分悲壯,畢竟他也有自己的底線,面對蒙古人的威逼利誘,他始終不愿賣國求榮。
(甄志丙、趙志敬劇照)
除了這些亦正亦邪的角色之外,金庸筆下也從不乏純粹的反派,比如那《倚天屠龍記》中的混元霹靂手成昆,那家伙壞事做盡,可以說書中絕大多數的悲劇都是因他而起,可到頭來,他也只是落得被謝遜戳瞎雙眼,繼而關在少林寺中的結局,并未被處死,不過很明顯,他這般待遇,自然是談不上被金庸「偏愛」了,真正被金庸偏愛的反派,當屬《天龍八部》中的段延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