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奇聞趣事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情感百態
熱點新聞
明星
生活常識
育兒分享
装修
心靈語錄
萌寵樂園
創業職場
健康養生
體育競技
俄羅斯新聞
设计
養魚
插畫趣聞
搞笑故事
老年生活
影視新聞
酷車
歷史趣聞
搞笑貼圖
科技遊戲
歐洲王室
植物
旅行風光
毛孩
美妝時尚
日本印象
星座课堂
全部
    
羨慕!73歲「初代丁克」現狀顛覆想象:無兒無女,活一天開心一天,后事已經想好
2023/09/12

贊助廣告

人口統計中有個概念,叫一代戶。

指的是同輩人居住或單身居住。

10多年前做人口普查,全國絕大多數還是二代戶。

也就是說父母+孩子組成的三四口之家是比較普遍的家庭模式。

可10年過去,變化巨大。

這兩年一代戶的占比已經逼近50%了。

我們身邊未婚未育的、丁克的、空巢的……越來越多。

對于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問題,很多人已經表示擔憂了。

那些無子女家庭,又該如何是好?

的確,在誰也逃不掉的養老問題上,沒孩子的人難免比有孩子的人要焦慮。

贊助廣告

他們中不只有主動選擇丁克的、單身的,也有因空巢、失獨而不得不成為一代戶的。

最近我看了一些老人的現狀和中年人的計劃,覺得很有參考意義。

分享給大家。

先看看這幾位老人是怎麼操作的。

有個博主街頭采訪過一位上海阿姨:73歲,沒有孩子。

她和丈夫都是大家庭出來的,特別渴望人少清凈的生活。

所以結婚40年,一直沒考慮過生孩子。

但老伴現在快80歲了,她自己也年過古稀。

采訪的小伙子忍不住問:上了年紀,這樣要怎麼生活呢?

沒想到阿姨一臉驚訝:

我倆明明生活得很好啊!

贊助廣告

原來老兩口很會安排無孩的老年生活。

老伴比較宅,樂意在家看看書,同時包攬家務。

阿姨則愛玩,就每天上公園跳舞、打鼓,順便負責買菜回去。

這樣做到了各自盡興,同時配合默契,能彼此照應生活。

她還經常去各處演出,報團旅游。

別的阿姨總因為要帶孫子抽不開身,她卻一身輕,想走就走。

至于往后的問題,她也不太糾結,現在過得快樂最要緊。

這是老伴尚在的情況,但歲數大了,總有一天要面臨失去和孤獨。

另一位上海的朱奶奶就是如此。

她86歲,老伴多年前已過世。

但因為喜歡清靜,她斷然拒絕孩子的陪伴和照顧。

堅持要遠離子女住,自己給自己養老。

不孤單是不可能的,所以朱奶奶盡力把日子過得認真充實。

贊助廣告

首先在吃飯方面。

很多老年人,如果沒有子女在家,吃飯就很糊弄。

但朱奶奶會用心為自己做每一餐,葷素搭配,甚至擺個盤讓自己賞心悅目。

其次,她有自己的愛好和社交。

喜歡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中國隊的比賽一場不落地追。

打理的花花草草,每天拍完照片,做成美圖,發給老同學、老朋友。

一來問好,二來也是報平安,這是老人互相關照的方式。

她身體其實不好,每天要吃很多藥。

但選擇了不靠子女養老,她就努力讓自己保持好狀態,不依賴別人。

贊助廣告

怕大腦退化,她每天做數獨。

學年輕人的電子產品、社交媒體。

怕身體退化,她堅持鍛煉。

散步遛彎,對墻練接球,練了平衡還練了眼睛。

至于更遠的事,她不想給自己增加思想負擔。

「真不行了,我就安安靜靜地走,一切從簡,不麻煩別人。」

還有不少選擇進養老機構的老人。

有在養老院工作過的網友坦言,她發現那些無子女的老人,其實在人生的前數十年早就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

并不一定就比有子女的老人生活品質差。

某節目跟拍過一個70歲大叔,退休后他選擇將養老院作為「終點站」。

喂流浪貓、上手工課、養花烹茶,好像在度過一個悠長的人生假期。

看起來,沒有孩子的晚年好像也沒多難。

但也別想得太簡單。

看起來輕松的背后,需要更充分的考量和準備。

最近刷到一個博主的視訊,給無子女養老的人提了個醒。

她很快就要步入40歲,預計不會結婚了,要麼結了婚也很難有孩子。

既然選擇了如此,就不得不做好風險預估。

不能現在一時爽,老后再迷茫。

擺在面前的,有很多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

首先是失能。

比如上了年紀骨密度變低,彎腰駝背不說,還會影響行走,甚至摔倒。

連路都沒法走的話,何談生活?

腦力也會失能,尤其一到退休,忙碌了一輩子突然無所事事,可能會變得遲鈍呆滯,怎麼辦?

其次也是很重要的,怎麼應對虛無感。

年輕時沒什麼感覺,但到了一定歲數,身邊的朋友都忙著顧各自的家庭。

你沒事干,也沒人陪,真的可能會對自己的人生價值產生懷疑。

那種空虛和孤單,能不能承受?

還有,會不會和社會脫節。

有子女的老人可以通過年輕人了解到新鮮事物,沒子女的呢?

就像現在,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不懂掃碼支付,很難出門。

最關鍵的,是錢的問題。

萬一失去自理能力,甚至得了場大病。

住養老院、請護工、看病治病……都需要提前準備好錢。

再麻煩的事,年輕時都不成問題。

但上了年紀,再簡單的事可能都會成為問題。

只想著現在輕松,其他兩眼一抹黑,最后坑苦的是自己。

想起深圳一對70后的丁克夫妻。

從決定丁克的那天起,他們就考慮了以上所有問題。

并在20多年的日常生活中,一直有所籌備,以應對風險。

下面這些挺值得參考:

為了延緩生理上的衰退,他們早早開始健身,定期擼鐵。

很早就開始調整飲食結構。

不會像年輕時沒心沒肺地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而是碳水、蛋白質、蔬菜合理搭配。

避免腦力上的衰退和落伍,他們平時會培養興趣愛好,嘗試很多新鮮事物。

比如喜歡旅行,就每隔一兩年安排一次旅行,體驗各種有趣的東西。

比如40多歲時,學著拿起裝備拍時髦的vlog,還摸索運鏡和技巧。

他們盡可能把生活過得有盼頭。

關于精神上會遇到的虛無感,他們也很擔心。

所以他們會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比如侍弄花草,做公益,給山區的孩子送衣服和玩具。

這類事,會給人以很強的價值感,讓人不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

至于錢從哪來,他們早就做了長遠的計劃。

先是20多歲時拼命賺錢,在2006年攢夠錢買了房。

之后一個人的工資用于日常開銷和房貸,另一個人的工資做其他分配。

除了買養老保險,其他的意外險、疾病險適當購買,又根據自身情況做了適量定投理財。

力求到了年老后,他們的養老金和理財收入足夠日常生活和偶爾旅游的開銷。

再往后,他們的想法是:

真到了走不動的那天,就住養老院。

甚至想過真得了什麼不治之癥,那就不治。

想清楚一切問題、做好一切打算后,他們反而更輕松了。

畢竟人生在世,能陪自己到最后的,可能不是子女,而是老伴或者自己。

看了他們的故事,突然發現,其實有子女和沒子女的晚年,不是A和A-的區別,而只是A和B的區別。

兒孫滿堂也好,獨善其身也罷,人最終都要學會自己為自己打算、為自己鋪路。

不是你有人可指望了,就真的后顧無憂了。

在任何一個年齡段正視問題、正視需求,才是對自己負責。

他們的故事講完了,不禁設想起自己的晚年。

聯想到前幾天湖南一個61歲千萬富翁,被幾個孩子強制送到精神病院后自縊身亡的新聞。

突然意識到,決定我們晚年是輕松還是艱辛的,或許不一定是有沒有子女、有幾個子女。

而是身體健康和經濟獨立,缺一不可。

注重飲食、作息,定期體檢。

學會儲蓄、理財,購買養老保險,有足夠的養老資金。

這些才是保證晚年安心的東西。

除此之外,老年最怕因病致貧。

一位從事養老產業8年的專業人士表示:

生病行動不便,每天需要有看護、醫療、康復方面的大量支出,各種顯性和隱性成本加起來,一年大概需要10-20萬。

不知道需要為年老生病時「被照護」準備多大一筆錢的人,可以用這個數字作參考。

其實由于人口結構變化的趨勢,我們國家的養老市場也漸趨成熟。

北京、上海等地就曾提出「9064」和「9073」養老服務模式。

即90%的長者居家養老;

6%或者7%享受社區養老服務,享有日間照料;

4%或3%享受機構養老服務。

現在「助浴師」「陪診員」這些新職業也在興起,未來的養老生活品質說不定也會越來越高。

有的地方還開始組建遺囑庫這樣的民生機構。

杭州有位一輩子獨身的83歲劉奶奶,兩年前就到「浙江遺囑庫」,囑托護老。

遺囑庫為她在養老院入院申請上簽字。

有任何問題,也會作為監護人第一時間出面。

還會根據老人的實際需求,幫請護工,定期上門探訪,過年過節陪老人吃頓飯,為老人買換季衣被,幫助老人購買墓地……

看完這一切,其實不論對有孩子的人還是沒孩子的人,都是一種關于未來的提醒。

任何階段,我們的美滿從來都無法綁定在別人身上。

還是那句話,身體健康和經濟獨立,再加上心態陽光,才是幸福的底氣。

贊助廣告

金毛生完孩子后默默閉上了眼睛,因孩子不像自己而悶悶不樂
2023/10/03
捷運上一對母子火了,細心舉動引來周圍乘客稱讚,網友:這才叫炫富
2023/10/03
19年前轟動一時的「5胞胎」如今已成年!媽媽淚目:如果能重新選擇,我寧願一個都不要!
2023/10/03

贊助廣告

10月3號開始好運連連,鴻運當頭,3生肖中大獎發大財賺大錢
2023/10/03
臺北 105歲爺爺上街含淚賣饅頭「沒賣完不敢回家」熟客心疼「老邁身軀撐起一個家」
2023/10/03
吳艷妮申訴時,有誰注意林雨薇在干啥?這樣的運動員,活該拿金牌
2023/10/03
好事成雙:江喜的白馬王子上線,比衛明還帥,多虧米雪的意外之舉
2023/10/03
演員于小慧:兩段感情遍體鱗傷,58歲仍單身,兒子是她最好的作品
2023/10/03
出12萬帶親家一起全家旅遊,出門前兒子卻要我「留在家帶孫」只出錢人不去 我委屈地答應「接下來2舉動」讓他悔不當初
2023/10/03
花120,000帶親家一起全家旅游,出門前兒子卻要我「留在家照顧孫子」只出錢人不去 我委屈地答應「接下來2舉動」讓他悔不當初
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