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秋冬換季,流感等多種病毒組團來襲,寶寶自護力相關話題頻頻沖上熱搜。北京相關教育機構更是呼吁「一切以寶寶身體為重」。身邊很多寶媽也向我咨詢,到底該怎樣提升寶寶自護力,安全渡過這個秋冬。
作為一名媽媽及「過來人」,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寶寶自護力的強弱受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營養因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自護力的重要基礎。然而,很多寶媽寶爸遇到寶寶生病,自護力下降這些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慌了神,甚至道聽途說,一味給寶寶補這樣補那樣,而沒有注重關鍵營養元素的」協同作用「。
自護力還有「青黃不接」時期
據生命時報報道,剛出生時,寶寶更多地依靠媽媽給予抗體來維持自身的自護功能。不過,這些抗體并不能陪伴他一生,而是逐步減少。
生命時報還提到,由于經常患病,加重了機體的消耗,自護力低下的寶寶一般還有體質虛弱、精神萎靡、疲乏無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礙等表現,生病、打針、吃藥是「家常便飯」。并且,每次生病都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而且常常反復發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