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游戲充了錢;
我是他爺爺,他父母不在身邊,我管不了他呀;
孩子上網課需要手機,我不知道他拿手機玩游戲;
......
這是某游戲平台客服工作中最常接聽到的求助電話,每通電話里,都有一個無助的家長。
近年來,互聯網快速發展,網絡支付、網絡直播、網絡游戲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給大眾帶來便利的同時,對于一些自制力不強、三觀未成形的青少年而言,沉迷網絡卻切斷了與現實連接的通道。
可事實上,孩子沉迷手機只是一個表象,背后的原因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從家庭角度出發,來探討哪些家庭里,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游戲。
有人說,孩子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沉迷游戲。
其實恰恰相反,很多孩子只是因為在學校和家庭里找不到學習的自信,才跑到游戲里找存在感、成就感。
玩游戲是成績不好的一種結果,而不是根本原因。
我曾遇到一個14歲的男孩,愛打游戲,不愛說話,成績也在班級里墊底。
父母為了幫他戒除對游戲的沉迷,用盡一切方法,軟的硬的都試過,孩子卻絲毫沒有改變。
直到去年,男孩媽媽生了一場大病,男孩被這突然的變故嚇壞了,在媽媽住院那段時間里,表現得比以前懂事很多。
生病中的媽媽也放棄了和孩子劍拔弩張,嘗試著和孩子聊天,她想知道孩子究竟是怎麼想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