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思恩山下有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村中有個姓王的寡婦,她在丈夫逝世后沒有改嫁,而是含辛茹苦地將兒子容大云拉扯長大。
這年,王氏已經七十歲了,可她還是得去田間做農活。她年輕時太過溺愛她的兒子,從來不舍得讓他做重活,久而久之,她的兒子容大云便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性子,整日里游手好閑,平日里,全靠王氏養著他,他才不至于餓死。
前不久,王氏生了一場重病,大夫來看了之后,說只有用野靈芝做引子,王氏的病才能好轉。醫館中的野靈芝,指甲蓋那麼大一塊就要幾十兩銀子,容大云一聽就開始嚷嚷,說家中沒有那麼多錢。
王氏沉默了半晌,在大夫離開后,她撐著病重的身體到了村后的大山上,等她下山時,手中便多了一個藍色的布包,里面裝著幾百兩白花花的銀子。
王氏將銀子交給了兒子,讓他去醫館買野靈芝。容大云看到這麼多的銀子,眼睛都直了,忙問母親這些銀子是哪兒來的。王氏回答說這是容大云的父親以前藏在后山上的銀子。
王氏深知兒子的秉性,她反復跟兒子交待,讓他進城后不要去別處,直接到醫館中先把野靈芝買下來。容大云被念叨得有些不耐煩,他敷衍地點頭應是,而后便迫不及待地帶著銀子進了城。
王氏在家中等待,心中很是憂慮,她知道兒子是個混賬性子,怕他亂花銀子,可又想著這件事關乎自己的性命,兒子應當不會亂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