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身份證,沒有監控攝像頭,更沒有DNA技術,那些被滿門抄斬、誅連九族的人,其實完全可以提前收拾行李逃跑,躲到深山老林里,帶上一家老小偷偷茍活。
就像現代人的思維里,很多逃犯都會想方設法的躲避追捕,但古人很少卻這麼做,選擇偷偷逃跑的人更是少數,難道是古人不害怕這種嚴格的懲罰嗎?為何不選擇偷偷轉移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想要清晰的知道深層因素,還得從基礎的知識了解開始:
01:滿門抄斬、誅連九族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刑罰很多,其中最嚴重的的莫過于「殺頭」,如果犯下了滔天大罪如造反、欺君之罪、犯上等,就有可能會被全家送上「刑場」,甚至是不管遠近親疏的親戚都會被牽連,上下幾代人都要被連坐,難以再翻身。
「滿門抄斬、誅連九族」這種做法最初始于夏商時期的連坐法,在秦朝的時候被發揮到了極致,例如丞相李斯就被誅連三族,而明代的方孝孺也被滅了十族。那麼問題來了,懲罰往往是針對整個家族的,但導火索是因為家里的某個人犯了罪,為何那些沒有犯罪的親屬不提前逃跑呢?
1:信息不暢通,來不及逃跑
古代沒有電話,也沒有手機,更沒有網絡沖浪,通訊工具對比現在較為落后,只能靠「飛鴿傳書」或者是人與人口口相傳而傳遞,不像是現在發生什麼事情,都可以第一時間在互聯網上看到最新進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