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重新奪權,從此她成為大清王朝的實際最高掌權者。然而權力并沒有帶給她真正的快樂,她開始感到心力交瘁,以至于在60歲時就開始為自己準備陵墓。
這座地宮陵寢耗時十余年才建成,浩大華麗的建筑充分展現了慈禧的奢靡特征。地宮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部分為儀仗殿等建筑,后部分則是墓道和石棺墓室,這也是她永遠的長眠之地。陪葬的珍寶金銀無數,光是翡翠珠寶就有幾十箱。而在這些奢華與名利背后,埋藏著的,是泯滅人性的可怕黑暗。
慈禧這個從小過著優越生活的滿族女子,骨子里對權力的渴望可謂是與生俱來。她先后嫁給兩個皇帝為妃,又依靠權謀手段先后成為兩個兒子的攝政太后,獨攬大權多年。
她發動政變廢黜同治帝,軟禁光緒帝,這權力爭奪并未帶來真正的滿足感。相反,朝堂上的明爭暗斗讓她感到更加疲憊和空虛。再加上積年勞碌,慈禧的身體狀況也日趨衰弱。東西方風云詭譎,她多有后顧之憂。種種焦慮將她的心郁結成疾,她只想盡早完成陵寢,來個打道回府。
于是慈禧抽調大量人力物力來建造她的地宮。這座規模宏大的建筑群耗資巨大,工匠、木材、瓷磚、玉石,應有盡有。金碧輝煌的正殿,曲折蜿蜒的甬道,一磚一瓦都散發出極致的奢華氣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