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門關》曾言:「百年會須作鬼,無事先穿鬼關。」千百年間,鬼神之說頗為流行,縱然鬼神未曾現世,然其形象卻深入人心,致世人無比好奇。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曾經遇到過許多超出人類認知之事,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便會將解決問題的希望寄托于鬼神之上。
古往今來,關于鬼神的傳說不計其數,雖然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很多人都能認識到鬼神并不存在,可在過去的幾千年歷史中,有關鬼神的藝術作品,卻屢屢現世。
清朝年間,曾有一位畫家稱自己能看見鬼,不僅如此,他還將鬼的樣子畫了下來。自乾隆時代開始,他的畫鬼之圖便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而這些畫作也一直流傳至今。
這位曾經見過鬼的清朝畫家便是羅聘。
在羅聘的家中,其父親曾是朝廷中的一個小官,這也使得羅聘的家人過著安穩無憂的生活。可在羅聘剛滿周歲時,其父親便因病離世,這也使得全家人的生活狀況變得越發窘迫。
盡管在羅聘小的時候,便有著過目不忘的讀書本領,可為了能夠養家糊口,他也只能以賣字畫為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